今天趣学号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如何评估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估大学?
大学办学质量如何,靠什么评估?
以我的观点,先看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办学目的是为了科研,应该评估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论文。
如果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应该评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包括专业对口率。
如果是为了赚钱,那就该象一个企业一样去评估他是否赚钱。学校赚钱没什么不对,职业教育都是盈利自负的企业,只要符合法律,都是合理且正当的。
但是目前国家喜欢搞教学评估,我的感觉是评估教学各个环节的过程,期望这个过程能标准化,统一化,然后最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我以为中国大学领导都没做过企业,一个企业首先是目标清楚,我们的办学目标不清楚,越抓过程越糟糕,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评估笑话,那么多的评估过程中的浪费。
例如为了便于专家抽查,我们现在每个试卷在提交一份标准答案给教务处后,还要在每个班级试卷袋中保留一份答案,因为万一专家抽查到了,可能一时找不来答案,先用这种方法解决,现在评估过了,这个就作为规定继续下来了,这个规定浪费老师时间不说,还浪费纸,同样的一门课,带了100个班,就要复制100份答案,而这答案没有任何人看,就为了所谓被专家抽查的概率,这个概率大概不到千万分之一。
其实我一直觉得奇怪,教育部要抽查的80%的项目都可以实现网上抽查,做一个网站提交系统,所有的大学课表可以上网,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可以上网,每个老师排课和教学文件可以上网,所有的成绩可以上网,甚至所有的试卷都可以扫描上网(这个成本看起来高,也比接待专家低N倍),这些都可以安排很普通的人按标准化流程抽查,干吗一定要大学校长组团抽查这个,要抽查也抽查点有质量的事情,行不?
不过能成为专家组一员,基本上意味着今年收成很不错,这个就不用谈了,大家都晓得这是潜规则。
我后来还了解了下,90年代后,教育部不管谁上来,总是要设计种种名义搞评估,这次是本科教学评估,估计下次就改是职业教育大评估了!当然本科还要搞,每五年一次,这个预言绝对靠谱!

学科评估有什么作用?
近日,全国第六轮学科评估结果出炉,涵盖22个高等学科门类,如文学、
哲学、
经济学等。此次评估共涉及242所高校的912个学科,以“科学、公正、准确、客观”为原则,评估标准涉及师资、教学、学术和科研等多个方面,旨在为高校发展和公众提供公正评价依据。
评估结果显示,双一流高校
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在A+级别学科上表现出色,共有22个专业位居前列。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等综合类高校也凭借多学科优势占据显著位置。应用型高校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中西部地区崭露头角,哈工大更是有12个学科进入A+,实现了重大突破。特色鲜明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
上海戏剧学院等学校也得到了好评。
学科评估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对高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评估促使高校审视自身学科建设,发现并弥补短板,强化优势学科,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提升。此次评估的公布,无疑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的A+专业都有什么意义?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的A+专业都有什么意义?的相关内容。
学科的A+、A、A-,是国家第四轮学科评选的结果,凡是有A类学科都属于该学科占据全国前TOP10%的人。
A+学科指的是在第四次总体学科评估当中达到前2%的学科。
这样的学科质量是非常高的,也因此也被称为A+学科。其实在很多大学都有相应的A+学科,只不过根据大学的实力不同,A+学科的评选结果也有所不同。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
趣学号
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
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以上就是趣学号整理的如何评估大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趣学号。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
www.quxueh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