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

2025-01-22 19:45:56 | 趣学号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相关的问题,今天,趣学号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

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

面对希望转换专业的需求,如果考虑获取正式的学历学位认证,那么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选择跨专业考研。这种方式虽然需要经历严格的考试过程,但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这对于许多职场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条较为可靠的道路。

然而,若仅仅是出于兴趣或者提升个人能力的考量,而不必在意最终的学历证书,那么实际上还有多种途径可以尝试。例如,许多大学都提供针对在职人士的研究生班进修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不要求参加入学考试,也不颁发学位证书,更注重于学员的实际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能有机会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人士。

除此之外,自学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通过网络资源、书籍等途径,自行学习新专业的知识。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位证书,但通过这种方式,个人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内,灵活地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自学成功后,还可以考取一些相关社会认证的证书,以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专业能力。

总体而言,无论是通过考研、参与在职研究生课程,还是选择自学并考取证书,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个人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重要的是,不论选择哪种途径,都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持续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

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什么感觉?

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上大学的时候,学的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就是物理学。高考考完了对于要学什么专业根本没有概念,只知道考个高分,考完了就一脸懵逼了。考试结果出来后,不是很理想,自己按照前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选择填报大学,专业选择了服从调剂。

万万没有想到,服从调剂的结果就是被物理学专业所录取。

高中学物理还勉勉强强,物理老师是班主任,功课抓得紧,物理成绩谈不上很好,但是也不差,勉勉强强还过得去。但是,进入大学再学物理就感觉很奔溃了,每天度日如年。

也曾想静下来来好好学一学物理,奈何实在是学起来吃力,看书就跟看天书一样,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幸亏当时学校有转专业的政策。从开学第一天就想着转专业。把公共课学好,分数尽量考高一点。物理专业有几门基础课,就硬着头皮学。在经过考察之后,顺利转了专业。

听到自己通过转专业的申请后,自己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

大学生如果实在是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就想办法转专业。如果学校不能转专业,就想办法选修第二专业,或者自己去听感兴趣的专业课。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强。千万不要因为碰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消沉。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

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

★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大学专业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大学专业的相关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一直是困扰考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

有的考生在意大学的名气和排名,有的考生在意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有的考生希望能够找到好就业、薪水高的专业,有的考生希望自己的高考成绩分尽其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好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但是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正式公布,今后好大学和好专业的标准将发生改变!

那么,既然985/211成为了历史,今后的高考生们又怎样根据“双一流”大学名单来选择目标大学和专业呢?“双一流”大学里的哪些专业好就业、薪水高呢?请看学习哥的详细分析。

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因为不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招聘时,都更青睐更好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和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而好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是普通大学无法比拟的,在好大学接受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就高不就低”,优先报考更高档次的学校。除非个人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性的专业兴趣,否则不建议为了满足专业喜好而选择低一档的大学。

现在好大学的标准首先是42所一流建设高校。观察这个名单,会发现之前的“985工程”大学全部入选。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42所一流大学主要有两种类型

1.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

具有代表性的11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报考文科类和理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考生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2.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

代表院校有:清华大学、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想学工科的理科生应重点考虑报考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文科考生,尽量不要报考此类学校。

二、42所一流大学分为两等

A 类 趣学号

B 类

之前的985大学,大家也习惯性地分为几等:清北复交第一等,其他C9第二等,其余30所第三等。但这都是民间的划分,官方并不认可。此次一流大学名单,教育部直接将42所大学分为两等。与之前的变化主要是——

变化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

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等,A类和B类。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变化二: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成为“黑马”

B类中的第二种,是新增3所非985工程大学。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成为“逆袭黑马”!其实细细分析,也有很大的合理性。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合校十五年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除此之外,郑州大学所在的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和高考考生第一大省,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尤其缺少一所与985地位相当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而周边的陕西、安徽、湖北等省都有985大学。

此次郑州大学入选,既是学校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充分考虑河南等中部省份群众呼声的重大举措。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可以说,云南大学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高教“始祖”。

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化学排名第13。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此次云南大学入选,既是对该校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云南省——这个“一带一路”南下桥头堡的重大扶持。

如果说郑州大学入选占了“人和”,云南大学入选占了“天时”,那么新疆大学入选基本上就是“地利”的结果。

新疆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重点高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疆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该大学入选“双一流”既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重大扶持,也是5个民族自治区大学中唯一一个入选的,其代表性不言而喻!

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划分A、B类,是为了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这两类一流大学如何选择?估计很多高分考生还是倾向于选择A类。但是分数不是很高,而且对地域敏感性不强的考生,也完全可以考虑B类一流大学。

一般来说,由于一本压线考生(一本线上40分左右)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就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来说,专业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

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考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兴趣、性格认识不够,也无法合理地评估自身的能力优势,在专业选择时往往随大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至于入学后丧失学习兴趣和毕业后就业难的情况出现。如果考生已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志向,那么,应该如何对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找到其中最好的呢?

1.比起就业率,更要关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一流学科高度集中于一流大学,理工类专业居多

从“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一流专业还是聚集在一流大学里。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两三个或者是自定。

这些一流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在国内都处于顶尖位置,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状况在行业内也是有口皆碑。选择大学专业的话,首先要参考这个名单。

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

以上就是趣学号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趣学号。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www.quxue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学本科毕业后,想换专业,除了考研还有什么别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