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02:58:19 | 趣学号
个性鲜明的Z世代搅动起职场的浪花,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风貌。然而,他们也是让企业中高层颇为“头疼”的一批人。不像他们的父辈,他们并不会因为一份工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工作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再是“混口饭吃”,而是时刻在工作中追求着自我价值。
他们抗拒被束缚,喊出“反内卷”,以挑剔的眼光审视着自己的领导、同事和团队,随手就能把领导做成表情包和鬼畜,也会因为工作不合心意就表演“人间蒸发式离职”。
上了年纪的领导感慨年轻人“没长性”、“靠不住”,却很少反思,自己信奉的“打压式管理”、“权威式沟通”早已被年轻人嫌弃。
后厂青年和壹心理特约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卢美妏聊了聊,她说,别怪年轻人跳槽勤,企业是时候转变“爹味”管理方式了。
上一辈的人在职业上很少有选择权,习惯了“包分配”的择业思路,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赚钱养家的方式,而Z世代因为从小物质条件较好,加上能够接触到大量的资讯,视野更加开阔,了解到的职业选择更多,很难像上一辈人一样,守着一份机械化的工作干一辈子。
对于Z世代而言,工作的意义不再是满足温饱,而是追求价值感和意义感。然而在大公司里,工作环节更加细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很容易感觉像是螺丝钉、工具人,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找不到价值感,就很容易离职。
我之前去一个大公司做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一个年轻男孩跑过来说,他是这家公司的管培生,想离职,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和主管提。他说他在美国纽约大学读了MBA,上学时候学的都是分析苹果、华为的市场营销策略,但是现在每天做的事情却是旁听不同的会议,写会议记录,完全没有发挥他的专业价值,感觉这份工作没有意义。
对于初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要一进来就带有高得不切实际的预期。不管你是名校毕业,还是专业学的是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你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可能连企业有哪些产品和业务都没搞清楚,不太可能一上来就给你团队去管理,或者让你负责一个重大项目。
其次,要理解做基础工作的意义。在职业生涯初期,必须通过基础的工作来熟悉企业,建立起企业对于你的信任感,同时利用这段时间观察清楚“局势”,掌握了“生存守则”,再慢慢地开始做项目,才比较有可能获得晋升。
企业并不会把所有的规则都写在员工手册上,新人前半年可以先观察这个企业的隐性规则,比如转岗、升职加薪的条件,哪些行为是公司不鼓励的、哪些行为是可以得到表扬的、跨部门之间如何合作、和领导怎么相处,哪些同事做事比较靠谱......这些都是要靠观察才能知道的。
所以,不要小看事务性工作的意义,在这个阶段轻易离职。我在做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会通过测验,筛选出“特别讨厌事务性工作”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那种比较随性、想到什么做什么,不习惯做重复事情的人,我会把这一群人单独列出来,重点给他们做培训。
我会让他们寻找职场中的“目标楷模”,比如自己欣赏的某个高管,然后分享他们从基层员工到高管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所有的人都需要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以此获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把小事做好,别人才会相信你能把大事做好。把事务性、重复性的工作做得越好,就可以越快摆脱它们,去做项目,升职做领导。 趣学号
蔡徐坤 打篮球水平一般。
蔡徐坤打篮球的梗起源于某个节目,在节目中,蔡徐坤大秀球技,还将舞蹈和篮球结合,但由于很多人不知道前因后果,便误以为蔡徐坤的球技不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梗,用来形容球技不好的人。2018年的《 偶像练习生 》让蔡徐坤迅速走红,但其实在此之前,蔡徐坤便已经出道多年,2012年,蔡徐坤因参加《 向上吧!少年 》。
简介。
蔡徐坤是最近风口浪尖上的 小鲜肉 ,他出道的时候还备受欢迎吸引了大批的粉丝,但是出道之后却接连被黑,有很多网友根本不知道蔡徐坤为什么会全网嘲但也跟着对他嘲讽抹黑,仔细想想蔡徐坤似乎也没有做什么错事,只是他的粉丝太不理智了。
经常为了蔡徐坤手撕其他的明星,引起了许多的骂战,这也给蔡徐坤招黑无数,粉丝们的疯狂原本是一种热爱,结果现在却成了蔡徐坤的烦恼。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有的人能凭兴趣赚钱的相关内容。
▲
去年玩户外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领队,他大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玩户外,每到周末就到网上到处找能带他进山的团,下山之后他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游记,发到博客上,本来只想记录给自己看,没想到7、8年前做这样事的人少,博客一下就火了,他也成了户外圈里小有名气的“强驴”。
大学毕业之后,干脆就全职投入在户外运动上,在北京开了一家户外装备租赁的店。装备质量好,租价低,再加上圈中名气,口口相传,生意相当不错,现在除了店里的生意,没事儿出来带带团,不为盈利,就是为了保持户外的“感觉”。
▲
我的一个前同事,也很喜欢旅游,不过她玩法很独特,不喜欢攻略中推荐的景点,却喜欢街头巷尾,旮旯胡同。每去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是找当地人聊天,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去尝本地人最爱的小吃,看本地人最喜欢的风景,她认为旅游就是要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她把这些经历写成游记发到博客上,点击量很小,但是被一家专门提供小众旅游服务的旅游公司看到了,把她直接签到公司下做专栏作家,于是这也成了她一项收入来源。
▲
原本是一个很小众的兴趣,反倒成为了他们谋生的手段,并且乐在其中。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见,经常看到朋友圈里的伙伴,一言不合就自由职业者了,就自媒体了,为什么他们能够拥有有这样大的选择空间呢?
最近读了《长尾理论》这本书,书中的观点能够解释这一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
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红色部分)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
注:利基市场:被市场中优势企业忽视的细分市场或小众市场
▲
也就是说,随着电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曾经不被重视的小众领域中机会将越来越多,互联网拉近了买方和卖方的距离,如果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就很容易在这个小众领域关注者中兑现价值。
传统市场符合20/80定律,即20%的市场份额决定了80%的利润。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空间有限的货架、预算有限的宣传费用一定要投入在前20%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产品才是最优策略。(图中左边红色的部分)
比方说,美国每年约有13000部电影上映,但是全国的影院的承载量只有100部左右,影院只会排有希望热卖的电影,比如制片方宣传足够多、导演足够有名、大牌明星足够多的电影,这样才能保证票卖得更好。
我们拿亚马逊书城举例:一家普通的实体书店,最多能藏有10万种图书,书店为了保证销量,就要准备销量排行前10万的书,才能拥有更好的效益。但是亚马逊的存货种类有500万种,重点是,亚马逊书籍销量中有1/4都是排名在10万位之后的书贡献的。
这就意味着—— 所有传统书店不愿意卖的书,就占书籍销售市场总量的1/4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产品展示也从货架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这就意味着展示成本趋于零,导致我们从大众市场退回到小众市场,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商品,而不是商家硬塞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
时代在变化,曾经我们的愿望是在吃、穿、用上迎头赶上别人,追求和别人一样。而在物质条件丰盈的时代,我们追求的是和别人不一样。就像70年代大家都想穿上一身军绿倍儿有面儿,现在大家都去海淘怕撞衫。
为什么小众市场崛起如此之快?
曾经摄影、音乐制作、视频剪辑、特效制作都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而现在,只需一台电脑,几个软件,加上几个月的学习,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比如B站上那么多鬼畜视频的制作者,或者papi酱,都是由于视频生产门槛降低而获益。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普及效率的提升。曾经想发表自己的文章,必须要向杂志社或报社投稿,现在只需要开博客、写就好;曾经企业想宣传自己的产品,只能向电视台、广播台、报社投广告,价格太高,许多企业承受不了,而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百度上投放自己广告。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展示不需要货架,只需要一个网页,成本几乎等于零。
当内容太多的时候,寻找的成本也会很高,这时候就需要过滤器。比如百度搜索,淘宝搜索,畅销榜,或者如的首页投稿机制,都是保证需求方能更方便、迅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
▲
所以,在当下这个时代,不论是玩琴棋书画,还是玩球衣、球鞋、手串、核桃,只要在一个细分领域足够精深,在固定的渠道上持续发声,创造自己的影响力,就有机会从这个领域脱颖而出,与需求者们建立连接,兑换到自己想要的价值。
不信你去看那些微博上的美妆博主们,有几个是自己不开网店的呢?
-end-
以上就是趣学号整理的00后,95后和他们的父辈相比,在职场上有什么特征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趣学号。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www.quxuehao.com2024-09-03 16:35:47
2024-06-05 04:55:05
2024-06-06 03:49:36
2024-05-26 06:48:52
2024-06-03 13:49:25
2024-06-03 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