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学号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有什么名人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什么名人故事
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
为一大事来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1939年7月,中国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为难童创办育才学校,在普修课外,为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开设音乐、戏剧、
绘画、文学、社会、自然、舞蹈等课,培育人才。这个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当时政治形势紧张,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学校办下去,陶行知经常要为募集资金四处奔波,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艰苦。
盛夏的一天,学生高缨听说书店到了一些好书,想去看看。可是自己不认识路,就想请陶行知陪他一起去。他来到先生窗前,那情景使他吃了一惊:先生打着赤膊,脸上、身上流淌着汗水,正在伏案疾书。高缨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先生,没想到陶行知很快地回答:“现在不成。”高缨失望了,他很奇怪,先生平时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最愿意帮助人,今天是怎么啦?陶行知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手指着晾在窗外的衬衫说:“我很高兴陪你去书店,可是我的衬衫还没有干。过一个小时你再来,好吗?”高缨望着那还在滴水的白衬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吧?他说了一句“那就算了”,不高兴地回去了。
过了一个小时,陶行知穿着还没干透的白衬衫,笑嘻嘻地来找高缨。高缨还躺在床上生闷气呢,见了先生,忙起身一起上街。后来,高缨还是想不通,就去问副校长马侣贤。马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个名人,可是有谁知道,他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坚持办学,他把自己的大衣和呢裤子都送到当铺去了,换来的几文钱解决了一天的菜金。夏天,他只有一件像样的衬衫,这也不稀奇呀!”高缨听着马先生的话,眼圈红了,他的耳边又响起了陶先生上课时讲过的话:“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他的眼前出现了陶先生和同学们一起喝稀饭,鼓励大家“勒紧裤带共度难关”的情景,他仿佛明白了: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
拜人民为老师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他母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发明家的故事。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老师教了10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蛇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标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在育才学校,学生们每天上午上文化课:语文、外语、数学、
哲学。下午上专业课:文学、音乐、戏剧等,还要进行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扑克。老师发现了,上前劝阻,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扑克,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从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1940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证明刚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接着,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的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为他写了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的挽词是:“万世师表”。周恩来的话代表了千千万万革命师生的心声:“陶先生放心去吧,你已经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你的未了的事业会由朋友们,由你的后继者们坚持下去,开展下去的。你放心去吧!”

山东鲁东大学是二本院校。
鲁东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
学校于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教师进修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
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于蓬莱校区。
扩展资料:
鲁东大学历史发展
趣学号
1928年,山东教育厅开始规划兴办乡村师范教育,主张“民众教育”和“求生教育”,认为要使普通民众学会求生,求生教育就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民的民众教育做起,使儿童及一般成人对于教育另具一种求生的观念”。
1930年,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二乡师),派教育厅督学、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董凤宸筹建,夏继昌辅佐。学校建成招生,山东教育厅发布董风宸任该校校长。
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莱阳乡师被迫停办。
1938年4月,胶东特委初步拟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建立胶东公学。
1938年8月下旬,胶东公学在黄县城正式成立,校址在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即设师范科。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掖县,黄县告急,胶东公学撤离黄城退往山区,途中奉命于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生大部分转到军政学校学习,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疏散回家了。
1940年5月,北海区参议会和中共山东第三区委政治部撤销蓬黄联中与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同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重新恢复。
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
1945年春,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胶东公学在内的六处中学、十四处县师停办。同年11月26日,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
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胶东公学总校奉命撤离烟台市,转移疏散到乳山县草铺村一带,与烟台市转移出的烟台一中、二中组建临时烟台联中。
1948年1月,胶东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疏散,学校停办。1948年10月,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校址在莱阳南大寺街西仙游宫。
1950年,因行政区划变更,撤销胶东行政区,设莱阳专区,胶东师范于同年12月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
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莱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莱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莱阳师范专科学校迁址烟台市,改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归烟台专署领导。
1962年10月,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教师进修学校,设5个专业,归省教育厅领导。
1963年5月,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名称,归省第一教育厅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烟台师专处于瘫痪状态,停止招生。
1971年,烟台师专恢复招生。
1984年1月,烟台师专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始招本科生。
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山东省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
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于鲁东大学蓬莱校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山东鲁东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鲁东大学

2024年威海中考300分左右可以读什么学校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威海中考300分左右可以读什么学校的相关内容。
日照东港区职业教育中心
日照市东港区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国办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96年。学校位于日照城区,南靠山东路,北依山海路,西邻海曲河,东接高科技工业园,环境优雅,交通便捷。 学校占地200余亩,固定资产近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有教职工216人,其中高级教师77人,中级教师107人;7人获教育硕士学位,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图书实验楼、实训中心和形体训练馆,配有宽带网、多媒体教室和电工电子实验室、微机室、家电多功能实训室、汽车实训室、机械基础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焊接工艺实训室、
会计模拟室、PLC实验室、语音室、琴室等专业实训室。主要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与民用建筑、幼儿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会计、日韩研修等专业。
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
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原山东省乳山幼儿师范学校),坐落在东临海湾,西靠青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学校起始于1944年。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硕士27人,高级讲师37人,现在校生1500余人,开设
学前教育、
美术设计、美术绘画、播音主持、模特、影音影像、形像设计、音乐、
舞蹈表演等专业,学校为普通高中与普通中专相结合,与知名企业、省内外高校、国内外高校相合作开辟多途径升学与就业渠道。2017年9月1日学校由乳山市市区迁至威海市沈阳中路276号。
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
专业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要办学,按照家长的心愿育人,发挥学校的特色竞争,突出艺术特色,开设学前教育、音乐、美术、电脑
艺术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影像与影视艺术、航空服务等专业。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教训一体化教学,强化实习教学的规范管理,深化实习时间与方式改革。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
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经威海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是威海市唯一一家印刷实训示范专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威海经区渤海路101号,毗邻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交通便利。学校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设有机械、印刷、服务三大类,十多个专业。建校二十多年来,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千人。现有专业12个(含方向班),共有中专、升学两大学部。其中校企订单专业2个(印刷、热电运行),三二连读大专专业1个(
酒店管理)。每个专业均可在第三年参加山东省职教高考,升学部开设职教高考专项班,夏考美术类专项班。
学制教育与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激发多元化办学机制的活力,适应不同学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基础学员的学习深造和就业需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分别达到100%。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立志把学校建成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的一流重点职业学校。学校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倡导德为技前、德技双优,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抓好职业教育的同时,狠抓综合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如何面对人生,树立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干事的传统道德理念,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确保入学就是就业、招入一个、安置一个;毕业一个、成才一个的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十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政府机关授予的全国百强民办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助残先进集体、山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威海市优秀实训基地、威海市社会组织3A级单位、威海市德育教育进行集体、威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八十余项。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访学、产学研合作平台、交流生、交换生、短期访学、带薪实习、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山东文登第五职业高中
山东省文登第五职业高中我学校主要经营证书 ; 证书,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已成为每年文登评价很好的学校之一。
中考只是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次选择,以后得路还长,同学们不要气馁,现在扬帆,还有赶超的机会,无论你是读技校、中专学技能,还是选择读职业学校,以图日后升学,都请在接下来的日子好鲁芽网,不要辜负时光,相信时间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以上就是趣学号整理的中国有什么名人故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趣学号。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
www.quxueh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