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20:46:19 | 趣学号
西南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风优良,享有盛誉。
其前身为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50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两个学院的国文系随之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56年更名为汉语言文学系,2003年7月成立文学院。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伴随着西南大学的诞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揭开了文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西南大学文学院 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和“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几代人薪火传承,文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高校文学院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在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文学院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学院共有教职工99人,其中有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50人,获博士学位者30人,有研究生学历者占教师人数的68.9%。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现有重庆市学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1人、二层次人才2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1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担当起新世纪文学院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学科发展观,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凝炼方向、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突出创新,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融合、队伍建设与学术环境建设等纳入学科建设大系统。在学科建设方面,原有的两个博士点:美学、汉语言文字学(与文献所共建),现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招收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和电影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学等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四个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07年9月,在校本科生1781人、硕士研究生362人、博士研究生4人,外国留学生3人。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影视艺术四个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在教师教育上具有专业优势;汉语言文学(非师)为非师范专业,主要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提供硕士研究生生源,毕业生多考研;戏剧影视文学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电影、电视戏剧工作者及其他新闻出版工作专门人才。 趣学号
学院现有7个研究机构:吴宓研究中心、重庆市文科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新诗所共建)、美学研究所、西南影视文化教育与研究中心、叙事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学院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6项,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重庆市纵横向项目33项,校级项目53项。在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7部、教材44 部、编著21部、古籍整理16部,公开发表论文62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79篇,学科级论文69篇。
2001年以来,学院共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赵伶俐教授主持的《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2004年刘明华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和2005年王本朝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原理、电影学概论)。
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2005年熊宪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李怡教授《“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在教育部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评选中获奖5项,在重庆市第一至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2项,1人获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
学院汇聚了众多学术先贤和大师:吴宓、高亨、赖以庄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秉承他们的文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已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很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全国著名学者(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泉根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龙泉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冯宪光教授),有的成为省厅级干部(如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中纪委、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原市委常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罗淑芳,重庆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长何事忠,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赵健,四川省广安市市长王建军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如西藏拉萨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刘树群,四川省平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杨廷茂,四川西充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杨明,重庆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欧平等),培养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张鲁、《南方周末》驻京记者张者以及钟鸣、范稳、钱滨、高江、王康等著名作家,为重庆和全国的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院先后与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汉语教学关系。学院每年选派3—5人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接收留学生及访问学者5人左右前来留学和访学。有望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学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办成为泰国示范性孔子学院。学院与泰国三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拔20余名学生到海外实习。随着文学院开放办学的发展,学院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孔敬大学哪些专业是全球顶级的?的相关内容。
孔敬大学(Khon Kaen University)是泰国东北部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于1964年。这所大学以其优质的教育和研究而闻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以下是孔敬大学的一些全球顶级专业:大连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大连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有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技术。1、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人才。
中传有哪些王牌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中传)是中国最顶尖的传媒类高校,其王牌专业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领域。1.新闻传播:中传的新闻传播学科是全国最早设立的新闻学科之一,也是全国最强的新闻学科。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新闻伦理素养、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的高级新闻人才。2.影视艺术:中传的影视艺术学科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影视学科之
东北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是指该学校在相关领域具有卓越声誉和优势的专业领域。拓展知识:1.工程学科:东北大学在工程学科领域拥有多个王牌专业,其中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这些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东北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也拥有一流的
东华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东华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东华大学(DonghuaUniversity),地处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家级
兰州大学最好的三个专业排名兰州大学文科最好的专业:人文地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1、人文地理学: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地理学专业之一,以地理学特有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环境等问题。该专业教育质量较高,拥有先进的实验室与设备,师资力量雄厚。2、历史学: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国内知名专业之一,该专业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
河海大学四大王牌专业这个大学的四大王牌专业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A+,位列全国第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A-。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程力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河海大学专业排名一览河海大学专业
西南大学药学考研科目西南大学药学的考研科目有药学专业、药学综合(包含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中药学专业(中药综合:中药学、中药学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1其中,《药物分析》是杭太俊主编的,《药理学》朱依谆主编的,这两个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本;《药剂学》是张志荣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本;《高等药物化学》白东鲁、陈凯主编的,化学化工出版社最新版本。
扬州大学最好专业排名扬州大学专业排名:兽医学草学畜牧学作物学水利工程拦返植物保护园简销饥艺学中西医结合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基础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临床医学中国史统计学物理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法学土木工程
2024-09-03 16:35:47
2024-06-05 04:55:05
2024-06-06 03:49:36
2024-05-26 06:48:52
2024-06-03 13:49:25
2024-06-03 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