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

2024-10-14 16:20:17 | 趣学号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

强基计划所涉及的专业大多为基础研究性质,未来从事的工作与国家研究密切相关,且通常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这导致了这些专业往往被认为冷门。强基计划的实施旨在强调基础学科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核心作用,高校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学,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关联领域。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关键在于个人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对某个领域不感兴趣,即使该领域毕业前景看好,也可能缺乏学习的动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以下是两个建议重点考虑的专业领域:
1. 数学类专业:强基计划下的数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基础学科,而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则属于交叉学科。这些专业培养的方向针对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等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和证券行业的分析师、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2. 物理类专业:该领域主要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他们可以进入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者在企业中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职位。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趣学号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预测二:报名、入围、录取门槛将分层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预测三:招生人数会进行动态调整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预测四:全新培养模式将贯穿强基计划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

为什么强基计划爆冷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强基计划爆冷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爆冷原因如下: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实施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的学科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拓展资料:

考生申请报名:

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4月份按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对本地报名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原则上于6月25日前根据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规则,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强基计划3大缺点如下:

1、专业冷门,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都是一些偏基础学科的专业,很难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学生需要持续升学。

2、课程枯燥,基础学科的知识比较理论化、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再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学习兴趣。

3、不能转专业,基本上强基计划都要求学生入学后不可以转专业,即使无法适应强基班的学习节奏,也只能转到本专业的普通班继续学习。

强基计划的优点:

1、通过强基计划可以实现降分录取,对比统招,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有5-40分的分差.这也就意味着高分段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冲刺更高层次的高校。

2、多一个选择,强基计划的录取优先于裸分录取。即使强基录取失败,也可以继续统招本科录取,所以在申报强基计划时,许多学生会喜欢冲刺自己裸分达不到的高校,由此实现了低分高就。

3、入校后享受学校的最优质的资源。

4、没有后续升学压力,多数强基班的保研率高达90%以上,还有部分高校是直博模式。

5、短学制,强基班的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通常只需要6-8年时间就可以毕业,大大地节省了读书时间。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趣学号。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www.quxue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为什么都是冷门专业”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

强基计划分数最低的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理工科最低为609分。该计划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或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杰出才能的学生。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该计划的大学将根据自身特色,设置相关招生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位于首都北京市,是教育

2024-10-14 21:36:59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强基计划中既有热门的数学专业,也有在近年招生时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古生物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冷门专业。比如:数学作为计算机、大数据、金融、经济相关热门专业的母专业,每年都比较热门。而古生物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都是极为有名的冷门专业,北大古生物学曾经因为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毕业生而登上热搜;哲学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就更不用说了,河南省2019年本科二批一

2024-10-18 16:07:11
为什么强基计划爆冷
为什么强基计划爆冷

为什么强基计划爆冷强基计划爆冷原因如下: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的实施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的学科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拓展资

2024-10-15 20:38:17
强基计划能选专业吗?强基计划都有什么专业?
强基计划能选专业吗?强基计划都有什么专业?

强基计划能选专业吗?强基计划都有什么专业?强基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为了选拔出我国某些领域,包括较弱势的领域和新兴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而提出的一项人才选拔计划。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有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一般有强基计划的专业为物理、生物、化学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等专业。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可以在这些专业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填报,不同学校的强基计划所招收的专业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在填报

2024-10-14 22:15:06
最冷门的专业是什么?
最冷门的专业是什么?

最冷门的专业是什么?如何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于许多报考的小伙伴们可以说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我国高校众多,当然开设的专业也是特别多的,很多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尤其是在一个名牌大学里,一些热门专业更是非常抢手。报考的人多,录取分数高,这个也是让众多学子心痛的一件事。然而一些重点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却很低,但是依然存在着再次降分却依然招不满人的境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专业就是常常在大家

2024-09-24 02:51:53
什么是冷门专业排名
什么是冷门专业排名

什么是冷门专业排名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最冷门的专业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共事业管理一个很多学校都设有的专业,一个在本专业的学生眼里“没有谁的事业需要我去管理吧”的专业,一个在国外并不是冷门甚至还有颇为抢手的专业。虽然本专业是为公共事业单位培养专业化人才,但是其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并且倾向于行政方面的工作居多。力学这个专业属于一旦

2025-01-05 08:37:28
农学类是冷门为什么国家还设立?
农学类是冷门为什么国家还设立?

农学类是冷门为什么国家还设立?从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来看,农业一直都是政府非常重视的产业。然而,每年进入农业院校或是农学专业的学生,却很少是自愿加入这一行业的。为什么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却仍然是冷门专业呢?《有农有艺》早就听周边的企业或者经理人这么吐槽过,为什么呢?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1)农业的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就大学的专业设置来看,“急功近利”的思潮也广泛

2024-11-17 05:43:49
华中农业大学都有什么冷门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都有什么冷门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都有什么冷门专业?华中农业大学冷门专业如下:1、农学。(1)植物生产类。代表院校: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2)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学。代表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2、哲学。代表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

2024-09-27 2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