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2024-10-05 08:48:15 | 趣学号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趣学号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动画制作技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 【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3y1r-1053142767377910099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net/school/donghua/?zdhhr-3y1r-1053142767377910099

在“动画制作技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 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流浪地球地球面临的危机主要来源于哪个行星

木星
《流浪地球》,
为国产科幻电
影拼出了希望,甚至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正到来的标志。该片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撇开娱乐性,地球“流浪”的方案在科学的维度靠不靠谱?尤其是地球和木星碰撞危机的解除方式,是否符合科学逻辑?记者就此采访了驻青高校的几位物理学科教师。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孙彬
是目前看过的最好国产科幻片
“《流浪地球》是目前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科幻片,突破了以前对国产科幻片的理解。粗略一看,里面涉及的物理知识点很多,包括牛顿定律、核聚变等,都是从中学阶段学过的,但一些名词例如弹弓效应、洛希极限等则是大学以后才会接触到的。例如将地球推向木星,然后借助木星引力,将地球甩出太阳系,就是借助弹弓效应的原理。 ”孙彬说,但是可以看到,出于剧情的需要,电影里会有很多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地方。如天体之间靠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达到目前的这种运行方式,一旦改变一颗行星的运行方式,势必会影响其他行星的运转轨道,且不必说150万亿吨级的推力是否能明显改变地球的轨道,就算前面的都可以达到,地球在这么多年流浪过程中也会因为碰撞各种小行星而引起人类毁灭。
“另一个问题,木星大气层中存在闪电,因此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被吸引到木星一侧时会随时被耗尽,而不会积累下来,后面‘引爆’的方式就见仁见智了。 ”孙彬说,况且木星和地球的体积比远大于电影中所描述的,因此地木相距7万公里时,很有可能已经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已经被撕成碎片,主人公最后的牺牲就有点不值得了。
剧情
《流浪地球》的剧情并不复杂: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一千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考问也同时上演。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讲师、博士 初鹏程
在物理知识运用的大方向上没问题
毕竟这是一部科幻电影,不是科学电影,因此不能完全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但它在物理知识运用的大方向上是没问题的。这部电影主要涉及了中学、大学本科、研究生三个阶段的物理知识,中学阶段涉及力学,比如引力、能量守恒、反冲及近代物理,比如太阳所蕴含的氢、氦、核聚变等;大学本科阶段主要涉及理论力学知识,比如角动量守恒等;研究生阶段牵扯的知识较多,比如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基础、原子核物理、核反应、粒子物理等。这是一部涵盖大量物理知识的科幻电影,且很多知识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解读。编剧的处理方法比较得当,凡是涉及较为高深的专业物理知识,都没有太过深究,交代得比较顺畅,有利于剧情发展。
1.地球流浪前就“生死未卜”
如果将这部电影带入教室,作为物理课的讨论题目,那么有几点可以深入探讨一下。该剧情起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太阳里含有大量的氢,并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没有氢就没法进行核聚变反应,太阳可能就会爆发,进而塌陷。太阳晚期,一旦其所含有的氢被耗尽了,就没有办法进行核反应,它向外释放的压力就比不过引力,这时太阳便可能变成红巨星。《流浪地球》所演绎的是太阳晚期趋于爆发的那个阶段的地球遭遇,这个阶段,太阳内部还在发生着核反应,太阳因此可能随着它的反应,体积逐渐膨胀,甚至会膨胀到地球的轨道上去。一旦膨胀到地球的轨道上去,如果地球还在原来的那个位置,必然就会被太阳吸收。但是这种假设不是特别合理,因为如果太阳继续膨胀下去的话,地球有可能在太阳还没有碰触到它的位置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当然,具体会发生什么,也没有办法完全通过理论准确预言,有可能地球因为受太阳风照射而质量流失,进而轨道外移;还有可能因为潮汐相互作用被太阳直接吞噬……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地球肯定会离开它原来的位置,和太阳及周围星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地球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发生巨大改变,而且是往对人类不利的方向上走的。
2.地球若停止自转将面临灭顶之灾
影片一开始,地球自转被人为停止,目的是减少地球逃离太阳系时因自转而消耗能量。其实,在逃离时地球根本不需要停止自转,因为停止自转会引发海啸、超低温等灾难不说,还可能会导致大气层脱离,地球遭遇辐射灾难。此外,有了地球的自转,才能够保证地球在迁徙轨道上的运转是稳定的。而且,停止地球自转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人类能够掌握这种能量,那么早就可以全部移居外太空了,不必再让地球流浪。
3.迁徙方案用到引力弹弓效应
影片迁徙地球的方案涉及了“引力弹弓”效应,通俗点讲,就是借助木星的引力,改变地球的运动轨道和速度,形成“引力助推”的效果。这里还需有个前提假设,即在地球偏离轨道运动时考虑其为坚不可摧的物体,不会破裂。
我们有三大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还有第三宇宙速度,当物体的飞行速度接近或超过第三宇宙速度的时候,就有机会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在影片里,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刚好擦着木星从背面绕过去,存在一定的角度,木星对地球有引力,以致地球原来的运行轨道被偏转,改变了运行方向,借助这个力量,地球轨道发生变化,实现引力助推。这个效应目前一般用在飞行器上,电影用在了地球上,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力。
4.最后危机可能来自洛希极限
影片最后,地球和木星相距越来越近,轨道显示将会撞击,当双方相距仅剩7万公里左右时,影片设计了通过点燃木星来推开地球以防止相撞悲剧发生的情节。这里涉及一个物理知识——洛希极限(Roche limit),它是天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距离。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时,它们就倾向于被“潮汐力”撕碎。通俗点讲,对于两个相处一定距离的天体,由于天体是球状的,它们的不同部分与对方质心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所以受到对方的引力作用强度也是不同的,靠近对方质心那部分所受的引力要比远离的那部分更强,这样天体就会受到潮汐力的作用,从而被拉伸变形。当两个天体的质量和强度存在差异并且距离足够近时,质量较小强度较弱的天体就会被另一个更大天体的潮汐力拉扯解体,成为环绕那个更大天体的光环,该极限距离就是洛希极限。
正是由于洛希极限的存在,地球在撞击木星之前就很有可能已经被撕成了碎片,并环绕木星飞行。

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备考了两年是2019年上岸北外英语学院英语笔译,本科在黑龙江一所普通师范类学校,但大学四年学习一直很努力,一直是年级里的第一,参加过很多口译比赛和演讲比赛,取得了商务翻译等证书。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参加推免呢?因为——法语。我真是和法语有着不解之缘,第一次参加考研时我的翻译121,百科118,法语52,法语没有过线,直接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了,二战恰巧北外取消了二外,我才能如愿以偿。翻译128,百科102,基础英语80。考研的求学历程很多坎坷,但也有很多收获。

考试科目:

一战情况

一战时在学校强制要参加实习,每周三天往单位跑一趟,回到学校就4点左右,基本俩小时才能进入状态,复习进度极为缓慢。一战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翻译和百科上,每天都会保持4小时的翻译练习,周一到周五分别练习文学,政治,经济,商务,文化。其实翻译硕士考试主要还是看你的英语基础如何,每年都会有很多英语基础极差的人报考北外,结果翻译的分数才60多,所以翻译练习的多了自然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翻译技巧和风格,如果你的基础好,翻译技巧也有,做所有的翻译类型都是一样的,所以每周进行多样化的翻译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加熟练度,另一方面在考试中万一题型出现变化自己也不会措手不及。练习翻译后看参考答案要有批判性思维,采纳好的地方,但如果自己的译文中有合理的地方也应当保留。

百科最开始要做的工作是多看真题,把握出题的方向和思路,比如每年大多出经济,文学还是什么方向,然后开始自己搜集相关的词条。每天我主要花3个小时时间搜集背诵,在前期,百科需要大量拓展知识,所以姑且将学习的过程当作充实自己的过程,不要一味地想着只是为了考试准备考试,而是要想我要吃透历史某个时代或者某个事件。北外的百科词条主要考文学历史,近几年经济也偏多,这几个领域复习起来趣味性强,就当做读故事,在9月份之前多看几遍自己搜集的词条,在看的过程中慢慢筛出去一些考的可能性较小的词条。看的过程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再把记忆的主要任务放在9月之后就会轻松很多。

一战时还没有考基础英语,所以基础英语的复习方法放到下一部分叙述。

二战:吸取教训,强化劣势,保持优势

去年北外的MTI整体都有很大的变动,篇章翻译汉译英出题风格也由原来偏向文化文学转向哲学。基础英语前30道是类似GRE的6选2,4篇阅读,两篇选择,两篇回答问题,最后作文主题是resilience。二战我的时间充沛了很多,没有法语,我主要进行语言基础的巩固和升华,因为觉得一战时自己的翻译主要是保证了准确性,并没有很多漂亮的表达,而且自己的汉语功底也不如从前。所以二战时,读外刊听新闻看原版名著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每天5点50起床,6点15左右到图书馆,复习一个小时GRE单词,看一个小时外刊,一个小时名著,听50分钟经济信息联播,做完一课GRE的练习题去吃饭,15分钟吃完回图书馆大概1点多,趴桌子上睡25分钟,然后到走廊背百科和词条醒脑,清醒了之后回自习室做阅读,做完4篇再出去背百科,背到5点回自习室简单吃点面包,晚上从6点又开始背百科到晚上8点半,晚上剩余的时间留给政治。其实我二战给百科的时间可以说非常多了,所以二战的成绩让我意外,二战几乎没怎么练习翻译,我给自己估分是118左右,百科是120左右,结果翻译反倒高出预估10分,现在我猜想是自己百科可能解释的点不够,记忆上有差错。所以,翻译的根本还是语言基础,一定要打好双语的语言基础。

翻译

篇章翻译上,我在一战时进行了大量练习,刚开始学校有实习期间每天保证两小时,后期每天4小时,其实练习量没有必要这么大,如果不进行反思,从根本提高语言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因为一直保持阅读外刊的习惯,我的英文表达一直还是可以的,但是中文的欧化现象非常严重,听起来很不地道,如果语言基础可以,每天有2个小时的练习量就是足够的了。一战陪伴我的书是Painted Veil 《面纱》

二战是3本Little Women

The Short Story of Maupassant

在阅读时,不要只关注其中的情节和思想感情,主要要把特别好的表达记下来,英文原著最好的一点就是生活*化生动化,比如,说这个英文可以用say,但事实上说分好多种,结巴着说,哀求道,喘气说,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特别好的书Banish BoringWords,如果看不进去文学名著,可以背背这本书的词汇,我这里有pdf版本,现在网上没有实体书了,大家需要可以联系我——所以,平时在翻译遇到不会翻译的,在原著中能得到很好的解答,我是在自己以前买的实体书上看,电子的就直接在手机里记录下来,纸质书把好的词句画下来抄在专门的本上,英文的总共记了2000条左右,中午吃饭时复习记忆。中文书我也有看,为了养成中文的思维习惯,第二年我看的是柴静的《看见》,里面话题非常深刻,既可以为写作提供角度,也可以学很多地道的中文表达。

其他我用的翻译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文化读本》

《武峰笔译》

《韩刚2级笔译》

《张培基散文》

《英汉翻译》庄绎传

《非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广外上外的那些参考书这里就不说了。

其中,《中国文化读本》是最重点的,一战草草做了一遍,二战又溜了两遍,我把中文书买下来后,在网上下载了英文版pdf版本存到百度网盘,做完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把英文自己想不到的部分和用词句特别优美的部分抄在中文书上,分析范文的翻译思路。

就翻译理论而言,《非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是最佳的一本,第一年细致地看了一遍,第二年把自己以前没掌握好的又重点看了一遍,做了一遍练习。

词条翻译上,我主要用的是:

《跨考黄皮书》

《热词红宝书》

《新东方中高口词汇手册》

《最后的礼物》

18年的真题热词可以说相当偏了,19年回到了正常水平,词条主要记忆细节,18年因为大家热词都不太会,所以我的翻译分非常占优势,但到了19年,我有4个背过的热词到考场上想不起来了,词条成了拖分项,所以翻译排名也不如第一年,记忆一定要记清楚,不然太吃亏了。

百科

这科,我太没发言权,看到卷子我只有3个不认识,其他都是背过的,简单说一下自己用到的资料:

《中国文化要略》及考研笔记,考研笔记相当重要,里面都是精华,往年真题也从其中出了好多,今年的五功那里面也有。

《不可不知的2000个》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自己整理的结构体系

《复习全书》

从学姐那里买的资料

自己整理的可能会考的,由于第一年没有特别准备《红楼梦》里的人物,考场上各种后悔,今年把四大名著里所有的重点人物都背了下来,考场上碰到晴雯我真的是眉飞色舞了一秒…

第二年我从5月份就开始背百科,先背真题,再背2000个,最后词条总共背了5遍,可能是因为采分点还是不够吧,所以分数上没有体现出来。

小作文11月份开始看的,主要看历年真题出过的类型,自己搜集素材,不光要保证格式正确,还要足够新颖,比如说明书我准备了电蚊香的等。

大作文我主要看南方周末的社评,里面的观点特别有见解,看文章我会在本上做一个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头脑风暴,好的句子我会摘抄下来。

基础英语

GRE单词部分使用百词斩,11月知道样题之后开始一天复习100个,考试前溜了3遍,做的题是从网上买的GRE基础填空和强化填空,我的计划是基础考前做完一遍,复习一遍错题,强化的简单看看。这科我又要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可了,文学名著里,好多词汇都是GRE的,早上背完之后看完外刊看原版名著直接就巩固了我对单词的记忆,而且放在了具体语境中,所以记忆得特别深刻,平时生活出现什么动作或状态就能立马想起来一些词汇。

阅读我一直用的专八阅读星火的和华研的,计划了一下,每天做4篇,到考前正好做完。对错题要总结,如果发现自己钻牛角尖,可以和研友讨论一下,立马思路就清晰了。

写作部分我看的是外研社出版的《立场》,这个书力荐,能为你提供多角度思维,我是边看边总结,也是在本上画出来思维导图。其次,在大学期间我曾经参加过外研社写作大赛,当时自己特别不会写作,没有角度和论点,但是指导老师发给我们一个电子版的GRE写作高分速成Issue部分对我的帮助很大,那段时间我也大概明白了写作的体系。看外刊和百科上的论点论据,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有话说。但是在第二年写作部分,我和以前写作最大的区别就是,长句变多了,这还要归功于名著阅读,一碰到长句我就会停下来分析好久,自己写时也感觉一气呵成。

考试期间其实我对这科的感觉特别不理想,单词部分有5个不确定,做完单词就感觉自己不行了,情绪状态上受到了影响,后来的题目一直在怀疑自己,阅读选择题感觉4个选项都对,回答问题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和不合理,写作还没把自己最好的升华部分写出来发现时间快到了,出来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估分50左右,结果没想到反倒这科拯救了我,把我百科的劣势又拉回来了,所以,在答题时千万别有情绪上的波动,坚持自己就是了,不管答怎么样。

政治

这科北外只要过线所以我就是一直全程跟紧肖秀荣。

复试

英院的复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和初试的篇章翻译一样,复试为视译和问答部分。

知道自己过了线之后每天练习2个小时左右翻译,因为感觉放一段时间假没有初试有感觉了,所以每天练习找找感觉,英译汉用的是经济学人,汉译英用的散文108篇,因为英院爱出当年特别火的书,所以后期我练习了《流浪地球》和《三体》,没想到真的考了《三体》,这个我正好在初试完看了原著,考试的段落也正好是第一本开头部分,记忆非常深刻,直接写上了,然鹅…汉译英出了《三国演义》,我非常非常不擅长读中国古典文学,原文有没看懂的,而且我的策略上出了问题,本来想复试一定要用一些精彩的表达,结果过劲了,这就是我复试初试翻译反差大的原因,大家一定要先保证准确性,不确定的表达不要去用。

视译我自己每天练习将近3小时,录音了之后听,找问题。我和小伙伴每天练1个半小时,彼此互相挑错,这个过程相当不错,效率很高,同伴总会发现自己发现不到的问题。材料用的《英汉视译》、《视译基础》、答记者问,还有直系学长推荐的一本同传基础。只要练习量够,考场上就不会太紧张的。

问答环节很轻松,我全程保持职业假笑,但是老师是看不出来的,你微笑老师也笑,总共5个老师,一个老师问一个问题,每个问题我说的都非常具体,老师完全没问我其他问题,我回答完每个老师的问题老师都向我微笑表达了赞许,所以我对面试的感觉还不错。

下面是几个常考的问题:

1.你为什么选择北外?

2.你有什么口笔译经验?

3.你认为自己翻译中问题最大的地方是哪?

4.对成功的定义?

5.对幸福的定义?

6.最喜欢什么文学作品?

7.最喜欢的翻译家?

我的总体情况就是这样,虽然我的成绩只是中偏上一点,不是尖,但是自己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大家姑且不要把考研单纯当成考研,这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无论是看百科外刊还是名著,都会学到太多东西,你会感觉自己看到了光亮,最后你只会感激考研带给自己的一切,无比留恋这段时光,考入北外只是一个起点,以后继续加油!

趣学号

以上就是趣学号为大家带来的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www.quxue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动画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相关推荐
大学学油画的美术生,以后可以做什么样的职业
大学学油画的美术生,以后可以做什么样的职业

大学学油画的美术生,以后可以做什么样的职业油画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美术创作部门从事油画、壁画、宣传画创作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各级艺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站)从事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在出版社、报刊杂志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部门、厂矿企业从事有关宣传工作。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油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

2024-11-16 16:33:14
学音乐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
学音乐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

学音乐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1.音乐总监:在电影和电视行业中,音乐总监负责为影视作品创作和策划音乐。这一职位通常涉及管理音乐预算、与唱片公司、作曲家及音乐家合作,以及处理音乐版权和法律许可等问题。音乐总监的收入与项目的预算和收益直接相关。2.音乐制作人:音乐制作人,曾被称为音乐编辑,主要负责音乐创作和制作。这包括作曲、作词、编曲、录音、混音、母带处理等一系列创作工作。这份工作

2024-12-06 08:15:29
画画出来可以做什么工作
画画出来可以做什么工作

画画出来可以做什么工作1、工业设计就业方向包括:汽车、飞机、工程机械、家具、广告、服装、传媒等行业。可以到建筑类、室内外环境与设施等设计公司或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从事相关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不止要会画画,电脑建模和设计,还有木工,油泥工等也是要会的。除了审美和手绘,工业设计对逻辑的要求非常高,可能不适合一部分自觉不太聪明的人。2、UI设计UI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面已

2025-01-19 22:00:33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就要岗位有哪些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就要岗位有哪些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就要岗位有哪些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无人机真正为人们熟知可以说是从2013大疆精灵系统刚出的时候开始算起,现在自拍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影视航拍、行业应用无人机正多元化发展,更多的无人机应用领域正在被挖掘,无人机的市场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说,无人机还是挺好就业的一个行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航空乘

2024-10-28 00:55:43
微电子学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工作的话,本科生多数都去不了设计岗位,一般是销售、技术支持、售后之类的部门。好一点的如移动、联通之类的相关企业,工作比较轻松,待遇也还行,有各种福利。或者飞利浦、西门子之类的外企,待遇很好的,但是要进这些企业,竞争压力挺比较大。日、韩、台的企业要么待遇不好,要么很累,比如说华为,工资还算高,5500/月,但是挺累的,经常加班,又很少给加班费,或

2024-12-31 07:47:05
公安大学什么专业毕业可以做文职
公安大学什么专业毕业可以做文职

公安大学什么专业毕业可以做文职公安大学毕业的是否还需要从事文职工作?你所说的文职是否是指在公安机关办公室工作?确实,公安大学毕业之后有可能从事文职工作。现今,公安机关的文职人员与辅警在职责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通常,我们所说的公安文职人员,即公安文职,是指在公安机关的文职岗位上工作,为警务活动和内部工作提供辅助和支持的非民警类人员。这些文职人员主要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如文书处理、档案管理

2025-01-11 16:09:37
画画好可以学什么专业
画画好可以学什么专业

画画好可以学什么专业画画好可以学艺术设计专业、园林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游戏原画设计与动漫专业、美术学专业。1.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内容有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艺术作品出版以及艺术设计等这几块,那么后期的工作方向可以做教学类、编辑类以及研究类。2.园林设计: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速写和彩铅等等,同时学习园林设计你还需要学习很多植物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果你又喜欢绘画,同时对植物学感

2024-09-08 08:50:30
以后想画漫画大学选什么专业?
以后想画漫画大学选什么专业?

以后想画漫画大学选什么专业?想画漫画大学可选择的专业很多,例如漫画专业、动漫设计专业、动漫制作专业、动画设计专业、影视动画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游戏设计专业等。漫画专业是高校专门为热爱漫画作品的同学开设的专业。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扩展资

2024-08-20 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