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是公办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趣学号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编导专业就属于新闻系的,新闻系总的来说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新闻专业,还有就是编导专业。
其实不用担心,没什么好笑的,成都体院的体育新闻专业在所有的体育新闻专业中是最好的,就业率也是最高的,但是编导专业是08年才开设的,如果你来了算是第二届,这方面具体的形势还只有等到你们上一届毕业才能够见分晓,不过不用着急的,你还是可以读一下看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就继续读,没有兴趣第一学期读完你可以尝试转到新闻专业,毕竟转专业只有读完一学期后才能转,才有转系的考试。
如果真的要转,我想系内转可能性要大一些吧,不过肯定要表现得很不错才行。大一进去就把转专业的申请交了,然后就只有等第一学期末的通知了,通常是12月底左右。如果有通知就行,没有的话可能就很悬了。
大概就是这样了,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问我的。
校区是在一环上的,属于市中心地段,离中心区很近(比如春熙一类的),坐车只要几站就到了,至于报学习班一类的也很方便,离新东方很近,离川大也很近,至于还有一些班在附近应该也是有的。
趣学号
成都体育学院是公办吗
一、成都体育学院是公办吗 成都体育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
二、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
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
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
经济学、理学、艺术学、
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
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
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
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
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成都体育学院是专科还是本科
成都体育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入口:
成都体育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成都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电话
成都体育学院有几个校区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成都体育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成都大学文科体育生有哪些专业可选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休闲体育(中外合作办学)、休闲体育。
1、专业有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通过学习运动学、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培养出在社会体育领域内具有优秀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营销等。
2、休闲体育(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掌握社会科学方向休闲体育基础理论和方法、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休闲体育项专业简介:培养掌握社会科学方向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织、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体育旅游推广与经营、户外运动指导与管理的能力,具备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休闲体育:通过传授运动
休闲服务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具备各项休闲运动的咨询、指导能力和运动保健康复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策划、营销、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能力。
以上就是趣学号为大家带来的成都体育学院是公办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趣学号:
www.quxueh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