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17:37:31 | 趣学号
并不是这样的,大学语文现在在大学里面都是有的。是之前没有,很早就恢复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 前苏联 教育模式而取消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从此消失,中断了近三十年
苏步青 教授1978年发表任 复旦大学 校长宣言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1978年秋天, 南京大学 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校长匡亚明对当时的语文教材不满意。徐中玉刚刚摘掉“ 右派 ”帽子,匡亚明主动和他联系,希望两校合作,编写一本高水平的教材。 趣学号
后来他在这本教材的序里说:“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 马克思 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
陈垣先生在 辅仁大学 时,亲自抓全校一年级国文教学并带头上课。当时有的理科学生不认真学习大一国文,先生曾亲自动员,提出理科学生若缺乏较深的国文知识,缺乏文字表达能力,自己的科研成果,就无法通顺表达出来。
陈垣先生常谓不能教国文,如何教历史?国文不通的人,如何能读史书?他亲自教大一国文和中国史学文选课,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虽声望日隆,年事日高,还坚持不懈。
温儒敏
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
同时,不应当忘记“大学语文”还是“语文”,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上课应当扣着“语文”能力来讲,做读写训练。我不太赞成把“大学语文”上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它是一门综合课。——温儒敏, 山东大学 文科一级教授,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语文专业都有什么课程的相关内容。
分为汉语言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2024-09-03 16:35:47
2024-06-05 04:55:05
2024-06-06 03:49:36
2024-05-26 06:48:52
2024-06-03 13:49:25
2024-06-03 14:11:03